
1982年,开国中将廖汉生主动向组织提出离职申请,经过多次请求后获得批准。这位时年71岁的老将军认为,应当把重要岗位让给更年轻的同志,自己已经到了该退居二线的年纪。
作为红二军团走出的优秀将领,廖汉生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,但一直享受上将级待遇。在长达25年的军旅生涯中(1955-1980年),他先后执掌过五个大军区级单位:从南京军事学院院长起步,历任北京军区政委、军事科学院政委、南京军区政委,最后调任沈阳军区政委。
谈及自己的政治工作经历,廖汉生最感激的是老领导关向应。1933年加入贺龙部队时,高小毕业的他在当时部队里算是有文化的知识分子。正是贺龙和关向应慧眼识珠,将他调到军部担任书记,并亲自培养他入党。关向应不仅担任他的入党介绍人,更手把手教导他填写党员登记表,耐心讲解党的政策方针,带着他参与党组织重建工作。这段经历让他掌握了扎实的党务工作基本功。
展开剩余48%完成政治工作启蒙后,由于前线急需政工干部,廖汉生被派往作战部队历练,从此开始了长期的野战部队生涯。1980年调任沈阳军区时,他就萌生退意,认为在新单位刚熟悉情况就要退休,不如留在原单位发挥余热。但组织仍决定将他调往沈阳,直到1982年才批准他的离职申请。
当时军委曾希望他转任总政副主任或军事学院院长。总政方面,新任主任余秋里曾是他的老部下,这位石油会战功臣已官至副总理;军事学院则是他五十年代就担任过的职务。但廖汉生的态度很坚决,他坦言不习惯机关工作,更希望彻底退下来。尽管甘渭汉、秦基伟等老战友多方劝说,甚至请出杨尚昆秘书长做工作,他仍坚持己见。
最终组织尊重他的意愿,但要求他赴京另有任用。没想到这一安排让他开启了人生新篇章——1983年当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,在这个岗位上又奉献了十年光阴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