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3、2、1,放!”9月18日上午10时,随着指挥室一声令下,成都全市拉响防空警报。
10时00分至10时03分“预先警报”鸣放,10时06分至10时09分“空袭警报”响起,10时12分至10时15分“解除警报”拉响,整个过程持续15分钟。
“九一八”事变带给中国人民的历史记忆是沉重而深刻的。在民族危亡的时刻,中国人民在白山黑水间奋起反抗,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,同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。94年后的今天,硝烟已尽,而抗战精神却根植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。
当防空警报响起时,不少行驶中的车辆纷纷自发按响喇叭,许多行走中的市民也停下脚步,望向警报声传来的方向。“‘九一八’是所有中国人都应铭记的历史,即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好日子,也不应忘记我们曾经所遭受的欺辱,以及先辈所洒下的鲜血。”一名市民认真说道。
展开剩余70%“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我们以防空警报试鸣演练为契机,既检验我市警报预警体系的技术性能、组织防空行动的应急能力,又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和防空意识,提高应对空袭的反应能力。”市国动办(市人防办)相关负责人表示,希望通过防空警报试鸣演练,让广大市民铭记历史、缅怀先烈、珍爱和平、开创未来。
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不断进步,近年来,成都市的防空警报也进行了技术升级。据上述负责人介绍,当日全市防空警报全部采用数字化警报系统,搭建起“超短波+北斗+有线”三维一体的预警体系通信架构,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控制系统,可通过无线短波、有线光纤、北斗卫星三种方式互为补充对警报系统实施统一控制,可应用智能电源实现二次报警,即使在各种极端条件下仍然能够为城市的安全精准预警,有效保障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
结合防空警报试鸣,当日,成都还组织了全市10万余名机关干部、社区居民、大中小学生和20多支专业保障队伍、600余台(套)装备参加各类防空袭演练,利用地铁龙泉站(音乐广场站)组织开展人员疏散演练,不断强化应急本领。
不仅如此,成都高新区、成华区等部分区(市)县根据战时人口疏散方案,结合区域实际组织辖区内部分居民开展跨区临战人口疏散演练。四川天府新区、金牛区等部分区(市)县开展国防动员专业保障队伍应急演练,演练内容包括医疗救护专业队紧急心肺复苏、消防救援专业队消防器材使用等,为遂行各类国防动员任务打下坚实基础。
“九一八”防空科普
1、防空警报有几种类型?
国家规定的人民防空报警有三种。预先警报、空袭警报、解除警报。国家要求警报声响一般噪音背景下要达到100%统控率、覆盖率和鸣响率。
预先警报音响信号规定为:鸣36秒,停24秒,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,时间为3分钟。其特点是“长间隔”,是在敌方对我方攻击有预兆时发放,要求人员开始疏散。
空袭警报音响信号规定为:鸣6秒,停6秒,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,时间为3分钟。它的特点是“短间隔”,是在敌方对我方将要攻击时发放。
解除警报音响信号规定为:连续鸣放一长声,时间为3分钟。它的特点是“无间隔”,是在敌空袭威胁已经解除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。
2、防空警报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响起?
平时,按照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》的有关规定组织防空警报试鸣。
战时,按照防空警报音响信号规定的要求进行鸣响。特殊活动或特定仪式期间,防空警报器根据需要鸣响警报音响。
3、听到三种警报该如何行动?
听到预先警报时,应立即拉断电闸,关闭煤气,熄灭炉火,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必需的生活用品,按定人、定位、定路线的要求,迅速有序地进入指定的防空设施。公共场所的人员和车辆,应听从有关部门的指挥,迅速到指定地点隐蔽。夜间应严格遵守灯火管制的规定。
听到空袭警报时,市民除各行业(单位)必须坚守岗位的工作人员外,所有人员应立即就近进入民防工程掩蔽。如情况紧急无法进入民防工程时,要就近利用地形地物隐蔽。
听到解除警报鸣响后,市民应有组织、有秩序地返回家中和工作岗位。当敌空袭造成房屋倒塌、火灾和人员伤亡等情况时,要在所在单位或社区的统一组织下,积极开展自救互救、灭火、抢修等行动,消除空袭后果,尽快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,把空袭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。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杨升涛 图片 新华社 编辑 曾雪柔
发布于:四川省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